上外新闻> 校园> 正文

上外学者策展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

【大学文化】 2024-08-12 作者 /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来源 /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切换
  • WechatIMG1174.jpeg

  • WechatIMG1175.jpeg

  • WechatIMG1176.jpeg

  • WechatIMG1177.jpeg

  • WechatIMG1178.jpeg

        719日,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大展。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埃及团队的颜海英特聘教授担任了首席策展人,薛江博士担任策展人。

展览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中央与各地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深入报道。这一为期13个月的展览预计将吸引全国与中国周边国家、地区许多观众参观。

校党委书记尹冬梅、校长李岩松应邀出席17日开幕式先后会见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Dr. Mohamed Ismail Mohamed Khaled)博士、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阿里·阿卜杜勒哈里姆(Dr Ali Abdelhalim Ali Ali)博士等埃方重要嘉宾,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党委书记汤世芬等主办方嘉宾。校长助理胡开宝对外交流合作、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等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机构负责人陪同参加相关活动。

 

世纪展览超强规模,体现策展用心与坚持不懈

此次大展共汇集492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以及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雕像,成套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萨卡拉地区新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和雕像等重磅展品,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力图向观众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公布古埃及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板块法老的国度以古埃及人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映射——众神的世界为引入,呈现一部浓缩的古埃及文明史,论及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念、社会秩序、文字书写、工匠技艺、墓葬习俗等,涵盖从社会制度、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本专题还选择了若干中国文物与埃及文物共同陈列,探讨不同文明对人类永恒命题的理解,解读他者中再度认识自我。

第二板块萨卡拉的秘密首次系统公布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展开自主考古以来取得的重大发现,追寻信仰实践的漫长轨迹,包括神圣动物崇拜、猫神巴斯泰特的供奉和猫神祭司丧葬习俗等,解读萨卡拉作为复古之都的文化意义。其中也展示了中埃联合考古队伍近年来在萨卡拉地区继续发现的考古成果。

第三板块图坦卡蒙的时代从公元前1500年地中海地区进入帝国时代的背景入手,上溯阿蒙神信仰的发展和18王朝国王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这是多神信仰与一神信仰的一次分野,下推少年图坦卡蒙治下的传统宗教回归及后世影响。

此次展出的文物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和萨卡拉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颜海英教授与薛江博士作为策展不懈努力,多次赴埃及各地,与上海博物馆的工作团队一起,精心挑选了各类精美文物努力从丰富与提升中国的埃及学研究和扩大对世界贡献角度出发,致力于在21世纪讲述中国学者视角下全球埃及学考古最新发展的前沿成果,以及对古埃及文明系统的叙述。

此次展览作为中埃两国文明互鉴交流的生动写照,也被认为是上海作为全球文化大都市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上海之夏的标杆性活动。

 

中埃互鉴面向未来,深度合作科研致力学术发展

此次展览的到沪,体现了上外为展览提供学术支撑方面的贡献。尤其是展览的第二板块萨卡拉的秘密,呈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埃联合萨卡拉新出土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的相关成果

研究项目是上外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的长期重大项目由朱青生所长、颜海英教授和薛江博士领导研究团队,先后赴埃及实地调研考察最新发现文物数字化工作,最终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共同签署协议,确立多个合作长期研究项目,并将萨卡拉新发现文物的调查、著录、编辑数据库与合作发表作为首项开启并作为方法和技术的实验

中埃萨卡拉新出土文物调查与研究项目主要是对萨卡拉遗址出土的千具人形木乃伊棺椁进行数字化扫描与拍摄、整理、研究和发表。发挥双方文化背景相通、中方理念和技术具有优势的优势,未来将建成文物数据和出版现全球共享,并计划以中文、英文、阿拉伯文三种语言向全世界发布重大考古成果,有望极大丰富世界埃及学尤其是棺椁学的内容。目已在埃及当地完成扫描、拍摄、著录与翻译等工作,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在进入第二阶段的数字图像分析、建模、图录著录等过程。项目将吸纳中国多家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多模态方式完成最终学术成果。

在萨卡拉,沙漠温度47摄氏度,而墓室里温度高达70摄氏度。为保障安全,中方考古队员们一天只能完整工作4个小时,即使如此也很容易中暑。现在第一季现场工作已完成,我们会等到11月或12月再重返埃及,继续推进考古工作。”在现场工担任领队薛江博士说。

同为古老文明后人,中国人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点、切入点,和西方天然迥异。颜海英教授说作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埃及学专家,颜老师非常清楚此次展览和中国高校的首次赴埃及现场考古工作,为中国人研究埃及学推开大门,相信会有更多中国年轻人加入世界埃及学研究,用东方视角碰撞古老文明,探寻法老国度的未解之谜。

 

丰厚学术成果预期,增强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基础研究

近年来,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优势,面向区域国别研究发展需要,学校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围绕全球文明互鉴与文明交流,深入开展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与人才培养,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为中国开展文明研究提供支撑。

以语言(特别是外国语)为基础的历史学基础研究中,重视把握第一手研究资料,充分运用语言+”的交叉研究跨学科融合2020年学校决定在图像科学及图像数据科学、图像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展,增强区域国别研究尤其是文明研究的资料厚度,理解深度、分析强度和发表高度,上外正在探索一条从理解到互鉴,交流到交融,合作到共享的文明研究学术新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提供公共学术平台,致力于担负国家队的使命责任,服务国家现实需要和学术长远耕耘需求,在全球文明倡议背景下,促成中外学术共同繁荣,帮助中国逐步构建自主学术话语体系。

学校大力开展伟德国际betvlctor1946与探索实践。以学校设立的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实验基地除此次策展古埃及文明大展,推动萨卡拉重要考古发展遗址新出材料首发之外,在丝路文明交流领域开设犍陀罗研专项,延全球知名专家全职到校,带动以佛教艺术为纽带探究中外古代思想文明交流研究;在西方文明源头领域开设古希腊艺术研究,通过联合语言文学、哲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专家,努力建设以原始研究数据为导向开展深度研究。结合计算机技术,以朱青生教授领导的《汉画总录》研究20多年来所累积的方法论和研究方式,依托外国语大学的语言优势,开展新一代数据库(图料库)建设研究,致力于构建全球开放且共建的世界文明研究数据库此次埃及项目的开展就是一次重大的推进。   

此外在文艺复兴艺术、日本艺术等方面也展开国际合作,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开展对话交流。现在,一支囊括艺术史、历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考古学、哲学、医学、图像科学、图像工程学、古典学、博物馆学、出版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数据科学等在内的综合团队正在为丰富语言+图像视域下的文明研究和区域国别基础性研究而汇集,正在围绕形相学(图像科学)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丰富共同努力,从而为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的未来学术性研究机构奠定基础。

初审 / 钱俊妮 编校 / 责任编辑 / 钱俊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