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校园> 正文

折柳再生·经纬中的非遗之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

【大学文化】 2024-09-29 作者 / 周师思 来源 / 后勤工作管理处

语言切换
  • 折柳再生·经纬中的非遗之美: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

台风“贝碧嘉”过后,校园内的部分柳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后勤工作管理处邀请学生工作部(处)开设的通识选修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译与传播》授课教师张礼骏开展劳动教育,携手杞柳编制技艺传人刘凤臣,将非遗融入劳动,为校内师生带来了“变废为宝·柳条编织”体验活动。

9月22日下午,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从选材开始,在折断的柳树枝中仔细挑选合适的柳条,然后进行去皮和晾晒。随后,刘老师同大家走进课堂,讲解了柳编的发展历史,并向参与者们展示了精美的柳编工艺品,强调了其在保留传统手艺的同时,如何将实用性与审美性巧妙结合,从而不断创新。

在编制过程中,刘老师详细讲解了平编、扭编、插编等多种编制方法,并手把手指导参与师生进行编制立鱼、红旗、五星等作品。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在创意与想象上的大胆发挥。“匠心育人,活态传承”在师生间成为可能。

本次活动彰显了“非遗育人,非遗养性”的重要价值,更在劳动实践中师生们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奇妙,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知识和情谊。

后勤工作管理处和学生工作部(处)将继续通过课程形式建设劳美结合的育人模式,在11月下旬开展“杞柳种植”活动,届时欢迎更多师生一起参与。

初审 / 周师思 编校 / 责任编辑 / 钱俊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