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新闻> 学术> 正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 衣永刚:“观上海、切热点、有态度”,国际传播要接地气

【观点评论】 2024-11-06 作者 / 衣永刚 来源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语言切换
  • 0112b4f2eb3db6aaeb0d6decf87e666.jpg

  • 69e596cefb76392e04c01226657f9b6.jpg

  • 43491792c923a767c6cbd620f2c189a.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日前,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进一步要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当前,上海正在推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构建城市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力是一个重点工作、重要抓手。

在上海观察,从上海观察

 格局源于视野,格局重构关乎秩序重塑。对传播而言,立场是观察世界和事物时的首要影响因素。传播格局的重构需要站稳传播的立足点。立场是站立的场域、观察的视角,决定观察者的眼光和视域。

 上海是长三角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亚洲的上海、东方的上海、世界的上海。在上海观察,既观察上海,也观察长三角、观察中国、观察世界。“大上海”得名并非因面积之大,而主要源于精神和品格。“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为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支撑。

 传播格局的重构需要找准传播的始发点。始发点不仅是空间的概念,也包括时间的概念。从上海观察不仅要观察地理的上海,也要观察历史的上海;既从上海观察当代,也从上海观察过去,还从上海观察未来。180多年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本土与外来,守正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的交汇与融合,造就了上海的奇迹,进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从地区性港口城市转变为国际性城市,到今天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国际性成为上海的符号和定位。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样本的密码就是“开放”“开明”“开创”。

 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需要积极、主动地在全球语境中讲述上海故事。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以上海实践展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魅力的基础上,还可引出“对世界的无尽好奇,对未来的无穷追问”。上海是什么?上海不是什么?上海为什么是这样?上海如何形成今天的面貌?上海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与世界其他国际大都市比较,上海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

 关于上海的观察既要贴近真实需求,也应建构引领需求。从他塑到自塑,以自塑改变他塑,既要从上海“观天下”,也要从天下“观上海”;既透过上海诠释中国,也要了解掌握世界如何观察中国,特别是掌握他塑何以建构、以何建构,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

“讲好”故事,讲“好故事”

 讲好故事并非只讲“好故事”。传播语境中的“故事”强调的是新闻的深度性、叙事的完整性和传播的影响力。讲好故事强调通过叙事的完整性、报道的深度性实现传播的广泛性。故事与信息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故事有其目标,即结尾、完整、封闭”,而“信息按其本质总是局部的、不完整的,碎片化的”。真实、细致、具体、生动、感人是故事的核心要素。讲好故事不是编造故事,也不是美化故事,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就叙事的完整性、报道的深度性而言,既要注重叙事的内容,包括故事的背景、人物角色、发生的场景、展开的过程等,也对叙事的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叙事的方式方法(文字、声音、视频,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传播的渠道平台等。

 在国际传播中,话语即权力。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话语塑造传播秩序,话语建构传播格局。话语是观念与思想的表达,是理论的概括和凝练;叙事是对实践和场景的描述,源于所见所感又超越现象表层。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核心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只有当理论具有故事性,成为一种讲述,才能化为激情。”用中国话语回应西方话语,目的是以自塑影响他塑、以新语取代失语、以建立规范改变失范。但应当特别强调的是,中国话语突出的是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话语实质上是一种全球话语,是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和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评,更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划界。

 构建中国话语需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提升全球话语能力。全球话语从“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这一角度出发,努力构建更多具有全球认同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它需要始终保持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警惕与批判,却也不能简单地把中国话语归结为独特性或唯一性,更不能自说自话。让目标受众能理解并接受甚至认同,才是有效传播。

 叙事产生社会凝聚力,蕴含意义来源。新形势下,尤其要注重共情传播,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背景中去讲述,在中国故事与外国故事比照中叙事,在观世界中表达中国的世界观。叙事的核心是意义的表达,是逻辑的自洽、认同的构建。叙事不仅关乎新闻,叙事记录的是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区别于所谓“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新闻观,我们的国际传播同样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对叙事的更高要求,需要区分国际传播的专业化与专业性。一方面,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有更高要求。国际传播往往与舆论战联系在一起,应更注重传播议程设置。另一方面,要防止把国际传播标签化、刻板化、技术化的倾向。专业化不是技术化,专业化要服务于专业性。

讲中国故事,讲世界故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世界故事以及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供了重要指引。

 新形势下,中国叙事包含叙事世界。要树立“全球中国”的观念,树立全球叙事的自觉。一方面,把中国故事放在全球语境中叙述,并向中国国内讲好世界故事。另一方面,要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国际传播的实质是知识生产。通过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助于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一步来看,何谓自信,何以自信,以何自信?这是在国际传播中要厘清的底层逻辑。自信不是自卑,自信不是自负。自信是有底气的定力、有气度的包容,重在开放中创新。

 国际传播并非只是宏大叙事,也需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国际传播既要接天线,在把握“形”与“势”的统一中去推进,更要接地气,做到“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传播的英文对应词“communication”,同时有沟通、交际、交流等含义。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沟通也是三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领域。

 与地理空间的全球塑造相伴随的,是人口、商品与信息的全球流通。上海自近代以来就发挥着磁场效应,即便在当年交通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世界各地的人也愿意来到上海“闯天下”。人口汇聚、文化交融使上海成为全球信息流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这一特质需要坚持发扬下去。在数智化时代,可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还需提醒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传播的国际性是国际大都市的天然属性,理论上不应该存在和形成关于城市形象的内宣与外宣“两个舆论场”。在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观察与思考中,我们应该做到“三个跳出”:一是跳出功能主义理解范式,不把国际传播的媒介仅仅当作工具;二是跳出以媒体宣传为主要抓手的实践范式;三是跳出反复强调中国特殊性、“内外有别”的理解范式。要把上海故事放在全球语境中讲述、面向世界讲述上海故事,进而展示中国故事的独特性、丰富性、立体性。

(作者衣永刚,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初审 / SISU 编校 / SISU 责任编辑 / SISU
Baidu
sogou